NBA的得分王称号授予每个赛季常规赛中场均得分最高的球员,这个荣誉并非轻易获得,需要满足特定标准,不过纵观历史记录,能够持续稳定地达到场均35分以上的选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只有四位球员有幸达成这一成就。
令人惋惜的是,目前NBA现役的得分领袖,没有一人能够稳定地达到场均35分,这足以证明这个成就的艰巨性,如果仅仅从35分一场比赛这个数据来分析,那么差不多每节比赛都要拿下9分,换算成投篮次数大概是7、8次,这就意味着这名球员必须拥有非常多的进攻机会。
接下来,咱们来仔细观察那四位被称作“可怕”的得分主力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他们究竟优秀在哪些方面?
2006年科比在常规赛中场均拿下35.4分,这是他整个NBA生涯里单场得分最高的纪录,自从他和奥尼尔组合破裂后,科比的场均得分就持续多个赛季攀升,直到这个赛季他决定追求更多团队配合的得分方式。
科比在得分方面逐渐显露疲态,开始注重与队友的配合得分,特别是在他率队实现两连冠的黄金阶段,他的场均得分仅维持在27分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NBA球队对核心球员的要求,并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得分的堆砌。
科比获得五次总冠军以及他个人产生的巨大作用,都是源于他精湛的后仰跳投技术,这也是他最具杀伤力的得分方式,要拥有出色的投篮能力球迷网,就必须进行持续的练习,再持续的练习,“你知道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模样吗?”这句话就是科比强大实力的体现,体现出的只有他的勤奋。
1987至1993年,连续七年得分王称号都由“乔帮主”乔丹获得,他在1987年首次夺冠时,场均得分达到37.09分,而那个赛季仅是他加盟NBA篮球联盟后的第三个赛季。
乔丹毕生最杰出的成就是两次赢得三连冠,他作为篮球运动员享誉全球,这得益于他扣篮的精彩表演,还有他单手投篮的炫技,加之他与皮蓬组成的黄金搭档,以及他带伤竞赛的顽强精神,这些都被广泛传播,使他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远扬。
如今的篮球联赛里,知名球员众多,但那个时代,篮球运动的影响力几乎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是“飞人”迈克尔乔丹,他以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无数篮球迷的崇拜。
1967年里克·巴里场均得分达到35.58分,荣获赛季得分王称号,然而90年代的NBA球员如今已十分遥远,能够欣赏或了解他们的恐怕只剩下成为祖辈的老球迷了。
这位NBA球员最突出的技能就是其独特的罚球方式,几乎每次出手都能命中,职业生涯罚球精准度令人惊叹,1965年他加入联盟,1967年就展现出惊人的得分能力,短短两年的NBA经历就让他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球员。
里克·巴里堪称体坛传奇人物,是历史上仅有的在NCAA、NBA、ABA三个联赛中均获得得分王的选手,此外,他还在1975年率领勇士队击败所有对手,夺得NBA总冠军,并且荣获NBA总决赛MVP称号。
1960年至1966年,连续七年斩获NBA得分王头衔,1960到1964年间,场均得分稳定在35分之上,其中有一年赛季场均得分更是突破50分大关,这位球员就是“张大帅”张伯伦,其恐怖的得分能力实属罕见。
张伯伦的得分才华十分突出,与众多得分榜首的人物相似,他常常掌控过多的球权,这也是他在NBA总冠军和MVP奖项上获得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队伍中如果拥有得分王,往往会削弱团队整体的进攻表现。
张伯伦取得这般成绩,一方面源于他优越的先天条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那个时期NBA联盟限制他的对手不多,然而单场100分的得分纪录,以及单场50个篮板的记录,对于他而言并非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同时获得得分和篮板两项桂冠,在他看来也显得微不足道。
提到那个每场拿下超过三十五分得分最高的球员,接下来要谈谈现役选手中,谁将来有可能凭借场均三十五分以上的表现获得得分王头衔,这是否会越来越难,毕竟小球时代已经来临
拥有多位优秀得分手的队伍,例如勇士队,是其他NBA球队所向往的,然而,要像杜兰特、库里、汤普森那样,集中多位射手确实非常困难,因此,其他NBA球队通常还是依赖个别或少数明星球员的优异表现。
新赛季哈登不再承担球队安排的职责,也不必再追求场均送出双位数助攻的成就,因为新来的保罗能够完全胜任这个角色,而哈登只需专注于得分,通过得分给对手制造麻烦,同时鼓舞队友参与进攻,这很有可能是他未来最可能的定位。
根据得分王的发挥和队伍的胜负情况,可以看出,假如某个队员得分太突出,就表明队伍过分依赖这个人,并且会给对手的防守带来明确目标,所以很多队伍都不愿意出现得分王的情况。
纵观近些年NBA总冠军队伍,得分王很少在球队中担任角色,毕竟得分王会占据大量球权,同时也会消耗更多体力,这对他们在季后赛持续贡献力量非常不利,因为高强度的对抗需要消耗巨大能量。
但是评选得分王能让NBA的球迷观赏到更多表现优异的球员在常规赛中展现出色的表现,倘若队伍里所有成员都只顾着互相传球,不去争取得分,那么团队协作精神也会因此缺失,而得分王的称号所彰显的,更多的是一支球队在球员得分方面的一种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