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一直被称作“巨人运动”。虽然小个打法流行,但身高仍然是球员立足的根本条件,这是因为它决定了抢篮板、防守以及终结进攻的基础,同时也会影响球星能否超越“极限障碍”。这种状况,在NBA五位超级巨星的“5厘米遗憾”现象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那个时期,空间打法非常流行,不过队伍的攻防策略依然以高度为重要依据。湖人队首发成员的平均身长超过两米,字母哥(2.11米)的跟腱有34.3厘米长,他的手掌尺寸是普通人两倍大,球在他手中仿佛是柚子般大小。
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躯长度大约达到两米零一,体格上的高度差异,对于抢占有利位置和实施有效突破,依然构成队伍获取胜利的关键支撑。
身高较短的球员例如保罗身高1.83米,虽然具备出色的控球调度才能,然而在进攻环节面对身高1.9米及以上的防守球员时,采用急停跳投的方式容易被破坏,进行突破时只能借助难度颇高的弧线球——身体条件是运动表现的根本,直接关系到动作执行的允许偏差程度以及能够掌控的空间范畴。
篮球界中存在不少身材娇小的运动员,比如被誉为“矮个子中的巨人”的托马斯,然而这些球员往往难以达到联盟最高荣誉的领奖台,无论是MVP的殊荣还是总冠军的荣耀。
艾弗森身高1.83米,曾四次荣膺得分王称号,并获过一次常规赛MVP,然而他的身材限制了他的防守能力,2001年总决赛期间无法有效遏制科比的表现,最终导致球队无缘总冠军;保罗同样身高1.83米,多次入选最佳防守阵容一阵,但面对高大对手时身高劣势明显,难以有效对抗,多次因伤缺席,错失了赢得总冠军的宝贵机会。
身材相对较矮的运动员凭借其才能,例如迅捷的身手和控球技巧,可以缩小某些差距,然而他们无法超越身高带来的客观制约,防守时难以覆盖更广的区域,进攻时也难以对抗更为高大的防守队员。
巨人球员如张伯伦(2.16米)和字母哥(2.11米),他们不仅身材高大,还依靠后天的刻苦训练。张伯伦在田径领域全面发展,字母哥则借助持续训练将自身天赋磨砺成超级巨星。
人的高矮是天生的条件球迷网,付出努力才能把这种条件变成实际本领。如果缺少付出,再优越的先天条件也形同虚设;但若是先天条件不足,付出的效果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身材在篮球领域至关重要,但并非唯一要素。高个子球员的成就,源于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刻苦,而身材矮小的球员的失落,则受到身体条件的制约。这项运动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既看重“高大的资质”,也倚重“普通人的奋斗”——不管是身高1.83米的保罗,还是2.11米的字母哥,都在用各自的方法创造辉煌。这或许就是“巨人运动”特别吸引人的原因:它能让每位参与者,在自己擅长领域里发挥出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