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利物浦负曼城引热议,克洛普战术虽对却为何输这么惨?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一场干脆利落的0-4,利物浦在与曼城的激烈交锋中败下阵来,本应是火星撞地球般的较量,结果却演变成一场悬殊的比拼。作为新赛季联赛的冠军,这是继阿森纳之后,又一支夺冠后首战就遭遇如此惨败的球队,曼城用实际表现向利物浦表明,表示敬意是真心实意的,出手教训也是同样认真的。

利物浦vs曼城录像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

这个出人意料的赛果,激起了球迷们的广泛讨论,"利物浦在夺冠后变得自满",仿佛是对这场球赛最贴切的描述。不过经过平复心情后深入分析,利物浦目前的发挥确实不算出色,然而并非像一些球迷指责的那样傲慢无礼,实际上,克洛普在运用高压逼抢战术的同时,也意图通过迅速取得开局来掌握主动权,不过瓜迪奥拉无意中做了些改动,这就让曼城获得了本质上的不同。

开局略占上风,克洛普做对了什么

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利物浦vs曼城录像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

尽管比分不尽如人意,但利物浦本场比赛的战术依然值得肯定,事实上,在曼城攻破球门之前,利物浦在场上确实占据一定主动,而曼城则显得较为被动,这主要是因为克洛普采用了较为激进的高位逼抢策略

在曼城后场策划攻势时,三叉戟位置异常靠前,几乎贴近对方禁区内,着力施压曼城的两个中后卫,阻碍他们轻松传球,迫使他们将球交给门将埃德森。另外三个中场球员,由于跑动本领和耐力出色,不断上前参与紧逼,主要盯防曼城的双后腰罗德里和京多安,减慢他们向前推进的步伐,期望在前场通过抢断制造快速反击的良机。

这段动态图像,可以充分展现利物浦那种拼抢有多猛烈。当曼城后场组织传球时,彼此之间竟然出现了六人对抗六人的场面,利物浦的锋线三叉戟采取横向部署,目的是阻碍曼城后卫的横向配合,另外三个中场球员则略微靠拢曼城的两个后腰,形成了包抄的态势,这种压力迫使曼城不得不多次选择高空球进行传递。

利物浦vs曼城录像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

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利物浦vs曼城录像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

克洛普意图通过开场时的高位压迫迫使曼城后防线出现失误,他打算通过限制两名传球能力突出的后腰来破坏曼城的进攻体系,迫使对方更多地使用高空球而不是地面配合推进,鉴于瓜迪奥拉对传控打法情有独钟,长传并非他的拿手好戏。

克洛普在进攻组织上,开场部署更为直接,由于曼城收缩了三条防线间的空间,防守时也排列得相当紧密,利物浦中场人数处于劣势,所以常常借助直接的高球来展开攻势。

比如比赛刚开始三分钟,范戴克通过一次精彩的长传送出萨拉赫,萨拉赫在禁区外制造出一记颇具威胁的射门,并且促使菲尔米诺获得了二次进攻的机会。

第5分钟,利物浦再次使用老办法,萨拉赫在后场控球,立刻寻找左路的马内,但传出的位置偏差较大,马内过早地放弃了接球。

利物浦vs曼城录像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

第七分钟,利物浦又发起高空球进攻,亨德森从右侧直接传给前插的马内,然而马内接球出现差错,致使随后的传球没能及时修正,最终被曼城的后卫成功拦截。

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利物浦vs曼城录像

可以说,在曼城第25分钟罚入点球之前,利物浦确实占据上风,即便他们的控球率比对手低十分之一,依然成功组织了四次进攻,其中萨拉赫有一次射门击中立柱,而曼城仅由德布劳内完成了一次虽被拦截的尝试。

后发制人,瓜迪奥拉巧用德布劳内

整体数据来看,两队实力相差无几:曼城射出14次球,利物浦有11次,曼城打中6球,利物浦打中3球。利物浦在控球上占优(53%比47%),曼城的传球效率低2个百分点,在抢断方面曼城以10次比13次处于下风。

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利物浦vs曼城录像

因此你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一场4-0的悬殊对决。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强大攻势,克洛普的队伍却显得咄咄逼人,但结局为何会如此不同呢?从战术层面分析,利物浦基本延续了惯用策略,那么瓜迪奥拉究竟运用了哪些正确方法?

1、双后腰表现稳定

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利物浦vs曼城录像

比赛初期,利物浦锋线球员积极拼抢,罗德里与京多安不断遭遇紧逼防守。这看似对曼城不利,一旦两名中场球员失球,球队必将面临利物浦的快速反击,但他们的表现十分稳健,整场比赛曼城共计失去21次球权,京多安保持零失误,罗德里也仅出现2次失球情况。罗德里送出77球,其中75球准确送达,成功比例达到97个百分点,京多安的传球效率也达到87个百分点。

可以说,两名后腰在对抗中表现突出,成功阻止了克洛普的快速反击计划,使得利物浦的紧逼无法奏效。此外,利物浦中场球员的急追,也给己方防线造成了很大漏洞,这让德布劳内,斯特林等快马球员有了可乘之机。

利物浦vs曼城录像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

2、德布劳内高位接应,边路冲击利物浦右路

曼城这次比赛阵型是4231,但德布劳内没有踢中前场,他多数时间在左边活动,有时也躲在热苏斯后面接球。这一动作直接绕开了利物浦中场球员的集体防守,使德布劳内直接面对利物浦的右后卫阿诺德以及右中卫戈麦斯,后者有很强的前插能力,导致戈麦斯不得不不断进行防守补位,这样德布劳内就能充分展现他的速度和突破能力。

他时常出现在两名中卫侧翼位置,潜伏在热苏斯身后,那时曼城阵型转为4222,双后腰占据中路,斯特林与福登分列两侧,德布劳内和热苏斯前插施压。这种部署的益处在于,一旦曼城在中场捕捉到反击良机,德布劳内便能直接冲击利物浦后防线,或加速推进或实施直塞,对利物浦后卫构成严重威胁。

图中展示第28分钟曼城发起的一次快攻。利物浦正组织后场反击,德布劳内站位靠前与热苏斯共同施压利物浦后防,范戴克被迫将球高空长传,曼城成功断球,德布劳内立刻在无人干扰区域接应到位,紧接着在多名防守球员围抢中,他送出精妙直塞,精准找到边路热苏斯的脚下。

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vs曼城录像

利物浦vs曼城录像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

这一系列战术安排充分展现了瓜迪奥拉的策略:当球队处于防守状态时,会充分发挥德布劳内的奔跑能力以及他的活动空间,对他进行紧逼,迫使利物浦的后卫只能选择高空球进行传接。在实施反击战术时,德布劳内凭借其出色的球商,能够迅速找到最合适的接球点,此时利物浦的三名中场球员通常因为集中精力盯防曼城的双后腰,而忽视了他的存在,德布劳内便借助他开阔的视野和精准的传球,为队友制造得分良机。

相似的情景在第8分钟就已经上演,参照下图,曼城展开攻势时,利物浦中场三人组专注于逼抢对方双后腰,德布劳内则穿梭于边路和前场之间,因而常常无人干扰,他持续获得自由活动区域。众所周知,一旦对手给他创造足够开阔地带,其突破威力几乎无人能够有效限制。

尽管此次攻势最终因曼城传球路线转换而告终,但德布劳内获得良机只是时间问题,过了大约九十秒,他终于等到了机会。面对利物浦的强力逼抢,门迪只能选择高空球,这一传找到了蹲守在中场左侧的德布劳内手中,面对一片火力集中的区域,身边又缺少利物浦中场的紧逼防守,德布劳内迅速向前推进至利物浦禁区边缘,将球转移给右侧前插的福登,虽然罗伯逊成功将球破坏,但紧随其后的德布劳内还是补射破门。

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利物浦vs曼城录像

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利物浦vs曼城录像

瓜迪奥拉运用了在欧冠对阵皇马时获得的有效策略来安排德布劳内的踢法,不再让他担任前腰角色,而是让他采取高位接应的战术,以此避开对手中场球员的严密防守,同时借助他的冲刺跑动、向前推进和精准传球等优势,对利物浦的后防线形成直接打击。在这场比赛中,德布劳内贡献了4次射门尝试,送出5次至关重要的传球,成为全队表现最佳球员,几乎掌控了曼城进攻的半数节奏,并且助攻福登取得进球,充分展现了他的综合能力。

克洛普激进战术埋雷,瓜帅主动求变

对于利物浦而言,一旦他们未能率先破门,而曼城取得领先,比赛的态势便已初露端倪。瓜迪奥拉如今不再像两个赛季前那样执着于传控打法,他明白这种战术在利物浦的压迫下效果不佳,容易导致后防线被撕开,因此他改变了策略,不再一味地传球,而是选择出球,同时安排了两名控球能力突出的后腰,以应对利物浦在前场的针对性施压。

事实证明他判断准确,克洛普采用的紧逼防守策略没有问题,直接高空球战术也具备可行性球迷网,不过遇到曼城这样掌控力极强的对手,若不能迅速取得进球,那么比赛就很有可能会输掉。他同样忽略了曼城球员的速度特点,斯特林、德布劳内以及热苏斯都拥有出色的爆发力和行进速度,中场球员频繁高位压迫造成的结果是,防守队员前方出现了大片空隙,特别是在以一球落后为背景加强攻势时,曼城获得反击的机会就更加多了,最终导致了一场显著的比分失利。

结语

利物浦输曼城战术分析_克洛普高位逼抢效果_利物浦vs曼城录像

这次总结有些滞后,不过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大家忽略那些表面的胜负和数字,深入探究背后的深层原因。从比赛过程来看,利物浦的不足并非像看上去那么严重,然而他们最关键的失误还是主教练克洛普过于冒险,这种冒险风格在以往多次对决中已经带来了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可他似乎并未从中得到反思。关于利物浦的立场,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指责,曼城所采取的策略更为精准,最终成绩和立场关联不大。利物浦的支持者对于失利也不必过分在意,毕竟自上个赛季至今,利物浦总共只输了三场比赛。

瓜迪奥拉的调整令人瞩目,他能针对各异敌手制定相异战法,不再死守传控信条,这使我觉得他距离欧洲冠军联赛冠军更加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