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2.7亿欧元控股国米!中国资本首控欧洲顶级俱乐部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连日来传得沸沸扬扬,喧嚣不止的传言,终于算是有了结果,不再有后续纷扰,尘埃落定了。就在今天下午时分,于南京这个地方,苏宁对外界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采取认购新股以及收购老股这样的方式,付出了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从而获得了约70%的股份。在这桩交易完成之后,由埃里克·托希尔(Erick )所掌控的ISC,依旧持有大约30%的股份。

就算之前存在华人文化集团对曼城母公司进行投资的情况,就算之前还有万达对马德里竞技进行入股的事例,此次苏宁去对国米投资,还是可算得上是中国资本首次实现对欧洲足球顶级俱乐部的控股 。

显然,这是一件被高度关注的买卖,其中一方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零售行业巨头企业,另一方是意大利甲级联赛处于领先地位的俱乐部公司,之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中牵线搭桥,在交易达成之后中国足球协会发送来正式的祝贺信件,从一定程度来讲,这桩买卖所代表的意义或许已经超过了事情本身。

苏宁是以线下零售业务开始发展起来的,在历经25年实体经济发展后,近些年来把互联网以及体育当成了接下来的突破风口。按照张近东所讲,苏宁和国际米兰的接触开始于今年春节之前。就在这个时间点上,苏宁才刚刚以5.23亿人民币的高价接手了,并且把它改名为。

而交易的另一方是国米,它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足球俱乐部,近年来却陷入了经营不善的状况里。其战绩起色非常微小,再加上处于债台高筑的困难境地,这致使国米正在渐渐失去它在商业方面的吸引力,国米主席托希尔曾不止一回在公开场合透露要为国米引进新的投资者的念头 。

有出手阔绰的中国资本,遇上了求钱若渴的老牌俱乐部,所以就有了苏宁对国米的入资。需注意,足球俱乐部这个经营并非是像那种完全旱涝保收的生意,阿拉伯酋长、美国富豪以及俄罗斯寡头都会在这儿就已经栽过跟头的。即便曾经权盛一时就好像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目前也正慎重去考虑出售国米同门,也就是AC米兰的建议;于中国,这项昂贵的运动曾拖垮过网游富豪朱骏,因上海申花那种入不敷出的经营状态,他在2014年就正是宣布退出球队经营。

考虑剔除品牌建设的意义,回归商业交易本质,在投资国米这桩生意上,苏宁要思考一个问题:足球是竞技体育,成绩是足球俱乐部首要追求,若没成绩担保,足球带来的商业效应有多少?企业投资热情会减退吗?俱乐部能持续稳定发展吗?张近东怎样保证不重蹈国米上代掌舵者托希尔的覆辙?

苏宁的激进足球梦

有一个事实无需赘述,政策红利之下的中国体育产业正在强力崛起,在这个时候,任何一个具备资金实力的企业切入体育产业都不会让人感到惊讶。

但像苏宁这样激进的情况还是少见的,在国内,相较于阿里对恒大注资所采用的方式,苏宁的做法显得更为彻底,在去年12月,苏宁直接买下了一支完全归属于自己的球队,在球队的经营方面,张近东是金元战略忠实的拥护者,在已经过去的冬窗期,恒大总共掏出了3.2亿的转会费,苏宁却更厉害,7.2亿的转会费创造了中超最高纪录。

当中,苏宁,先是以2500万欧元的价钱,买入了拉米雷斯这名顶级球员,而后,又以5000万欧元的价格,购得了特谢拉这位顶级球员,两次,把中超“标 王”的桂冠,收入自己的怀中。

一个需注意的事实是,依据苏宁公布的年报,2015年苏宁净利润为8.73亿,同比增长0.7%,这一切更是在第三季度把亏损黑洞PPTV的财务数据转移到未上市板块,也就是苏宁文化的情形下 。

全年利润只不过8亿,然而在2月之内掏出了接近7亿的球员转会费用,并且再加上此次针对国米2.7亿欧元的投资,苏宁明显在足球业务方面开出了一盘大赌局。

苏宁在豪赌什么?

苏宁是最早凭借家电连锁起家的渠道巨头,在互联网大力侵蚀线下的情形下,苏宁适时在开展向线上的转型,像收购红孩子以及收购 PPTV,投入重金打造苏宁易购,接纳阿里入股。然而从苏宁公布的经营业绩来讲,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国米.jpg

过去5年里,苏宁每年都维持着营收同比增长,然而净利率整体却呈下滑态势。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行业处于低迷状态,实体零售企业利润与业绩下滑属于普遍现象,苏宁同样不可避免地在战略上、战术上都遭遇了一定挑战。

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张近东说道,确实我们可能给大家留下了印象,什么样的印象呢,是反应慢的印象,是笨重的印象,是保守的印象,甚至是固执的印象,但是从骨子里面看,我们是一家创新的企业,我们需要让外界看到改变。

苏宁重点创新方向之中有文创,国内经济发展处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新阶段,这是整体大趋势,文化、体育、旅游、养老等大健康产业会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国家政策出台还释放了体育产业市场化活力,越早进入越有机会占到有利位置 。

对于苏宁自身来讲,当下已然具备线下商业这项业务了,还有地产业务,也有金控业务,投资业务同样存在,线上交易平台业务也在其列。而文创业务借助聚焦体育内容产品、影视内容产品、院线内容产品、健康内容产品、教育内容产品,从而为苏宁全渠道经营给予新的品类资源。

那个转型切口,是足球业务,它更像是能够盘活苏宁体系内各资源,起到穿针引钱关键性作用的。足球业态具有丰富性,足球业态具有极高关注度,它可以轻易串联起电商交易,它可以轻易串联起线下地产,它可以轻易串联起赛事运营,它可以轻易串联起金融服务等多种业务。

在一定程度上,是张近东对足球业务有着很高期望,才会做出在这项业务上进行重金投入的举动 。

有苏宁内部的人士,这些人士告知36氪作者,苏宁的掌舵者是张近东,张近东这个人很喜欢足球,他尤其推崇德国足球,他还用言语表明“欣赏他们整体、顽强、团队作战所拥有的风格”,张近东曾多次有过公开透露。

为什么是国际米兰?

苏宁收购国际米兰_中国资本控股欧洲顶级俱乐部_苏宁收购国米评论

要是从可供选择的标的商业化空间这一角度去看,英超球队的比赛,其观赏性更强,西甲球队的比赛观赏性亦在此列,并且英超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会更多样,西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同样是如此 。

处于这样的情况,英超以及西甲球队的价格是更高的。存在着一个对比,华人文化基金的掌控者去年以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收购曼城俱乐部母企业城市足球集团13%的股份,然而苏宁这次以2.7亿就取得了国米的控股权。

近年来,意大利经济下滑,受假球风波影响,意甲竞技水平下跌,品牌价值降低。在意甲强势球队中,近年来顶级球星注入很少。足球比赛观赏性与商业价值和球星直接相关,这致使意甲逐渐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大意义上,老球迷的情怀寄托成了意甲主要的商业化来源。

业内的一位人士,向36氪进行透露,乐视作为国内意甲版权的拥有一方向者他平其台兜售意甲版权的时候球迷网,很少有人去问津 。

大部分中国球迷而言,90年代意甲联赛输入中国市场,那时正值巅峰。意甲七军团称霸欧洲赛场,德国三马车、A米三剑客是一代中国球迷记忆。足球评论员贺炜称,意甲联赛在很多中国球迷成长中扮演启蒙角色,在中国有良好群众基础。

公开资料显示,有一支成立于1908年的球队,它是意大利联赛里唯一拿过五冠王的,这五冠分别是欧冠、意甲、意大利杯、意大利超级杯和世界俱乐部杯,圣西罗球场曾多次见证这家俱乐部登顶时的荣耀时刻。

就当下的情形来讲,身为意甲的老牌强队,国米在连续五年的时间里都未曾获取过任何冠军称号。按照公开的数据所示,蓝黑军团目前总共的债务超过4亿欧元,而且因为没有欧冠赛事可参与,这致使其会失去一笔数量可观的广告以及冠名收入。

即便近些年采取“节衣缩食”做法,即便近些年秉持“量入为出”原则,国际米兰每年依旧会出现年均赤字,且该年均赤字超过5000万欧元,稍微存在一点疏忽,每年赤字便能够突破1亿这个关键界限,达到并超过此数值。

托希尔担任国米主席期间,那三年时间里,国米报价没涨却跌了。今年4月,谈判结果还没最终公布呢,国米副主席竟然公开把苏宁对国米的入股说成是国米的荣耀,国米对新资本的渴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眼下,国际米兰对于苏宁来讲,有着不错的群众基础,报价也不高,确实算得上是一个性价比颇高的投资标的,是一个抄底时机。

苏宁能否如愿以偿?

当然,在实现控股之后,投资者更为关心的,是国际米兰为苏宁带来怎样的价值,以及苏宁会怎样去改造国际米兰。

张近东在发布会现场透露,国米未来会成为苏宁海外化业务的一张名片。据了解, 2016年初苏宁成立了国际总部,启动新一轮国际化发展,除已有日本、美国市场,很快还会进军东南亚和欧洲。

把经营球队自身的盈利边际去除,针对足球俱乐部的投资真的给中国企业迈向欧洲市场搞出了一条轻易可行的路径。就拿华为举个.以.,华为从2011年起于欧洲开展足球投资,在不到三年的时段内于五大联赛里都存在着有赞助以及合作关系的球队。这些技术层面的助力以及广告经费的投入迅速就收获了成效。数据表明,华为全球品牌的知名度,在2012年的时候是25%,到2014年时这种知名度上升到了65%,并且,其在欧洲、非洲以及中东的联合销售业绩,从2011年的729.56亿呈现上升态势,升至2014年的1009.9亿元 。

张近东寄希望于,借助足球的品牌形象,为苏宁的国家化业务铺路,他还寄希望于借助国米的品牌形象,同样为苏宁的国家化业务铺路,在今年四月,张近东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称,去年我们从欧洲引进了两名球员,所以不少欧洲人现在都知道了苏宁这个品牌,如果我们还能和一些欧洲的俱乐部建立起联系,并且继续引进优秀的外援,那么我认为苏宁的品牌能够进一步深入到欧洲市场。

对苏宁来讲,不一定非得经由俱乐部经营直接获取利益,促使别的环节产生变动也许才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即便在国内,就算恒大俱乐部战绩显著,也并非借投资足球去盈利,而是甘愿以亏损为代价,来换取商业效益进而为集团主营项目带来更多利润 。

但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将这支位居世界顶尖水平的球队养活之于身为土豪的苏宁并非不存在财务方面的压力。而更为困难的是,怎样使具有特色绰号蓝黑军团避免在自身手中出现褪色的情况 。

苏宁官方公布信息显示,苏宁交易用作的 2.63 亿欧元中,1.05 亿欧元是苏宁自有资金,另外 1.58 亿欧元源于外部融资,苏宁刚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 2.96 亿元,这样的财务数据,对苏宁目前正豪赌的、以烧钱著称的足球生意而言,可能并非好消息。

并且,若要提升国际米兰的商业化价值,这就意味着得引入更多知名球员,毫无疑问,如此一来会是一笔巨大投入。另一方面,鉴于足球经济的火爆态势,知名球员的身价也是一路不断上涨。

近年来,马夏尔加盟曼联,其转会费非常高,算上浮动部分达到8000万欧元,雷纳托 - 桑切斯加盟拜仁,转会费同样非常高,算上浮动部分也达到8000万欧元,从目前国际米兰的吸引力来说,他们很难同拜仁、皇马、巴萨这样的豪门争夺类似斯通斯、拉波尔特、奥巴梅扬这样的青年才俊。

对于这一点,张近东表示,会持续不断地为国米给予资金以及资源方面的投入。然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是,作为一家企业,苏宁居然同时掌控了两家足球俱乐部,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一方面会推动两家俱乐部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促成中国和欧洲的青训体系贯通,实现球员进出口市场的打通目的,令苏宁摇身一变成为成为双边球员流动的桥梁。就比如说《米兰体育报》宣称张近东打算在今年夏天把苏宁队当中的特谢拉以及拉米雷斯租借至国米,进而提升国米的球员实力。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那些布局足球产业时长不足一年的主体而言,苏宁在双线作战时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以及资源压力,同样是其不得不去面对并且加以解决的问题,而这会直接对张近东以及整个苏宁集团针对足球生意的操盘能力进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