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二阶段开赛:争冠保级形势严峻,中国足球陷至暗时刻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自十二月十二日起,中超第二阶段才姗姗来迟,在各队普遍存在大面积欠薪现象,且众多球队都陷入生存危机的状况之下,除了有激烈的保级大战之外,或许只有山东泰山、上海海港等为数不多的球队才有斗志角逐联赛冠军,然而其他不存在保级之忧的队伍想的仅仅是最低限度地完成这个赛季罢了。中超争冠组以及保级组的赛事本身已然很难成为外界关注的关键要点,诸多媒体与球迷更为关心的是最后八轮中超是否会出现什么意外状况。毋庸置疑,中国足球正处于职业联赛开启以来的最黑暗时刻。

中超的大牌_中超欠薪_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

中超第二阶段即将开赛

在持续了近两年的疫情情形之下,中超没办法不强忍着连续两年搞赛会制比赛呀,这就致使曝光率以及关注度大幅减少喽。另外呢,各俱乐部背后的那些母公司好多都出现资金方面的问题啦,特别是房企受到相当厉害的冲击哟,这就造成大量球队的母公司开始没能力给球队提供资金支持啦。当下只有少数几家俱乐部还能够把薪水正常发放呢,而其他队伍欠薪时间长的居然都超过八个月了呀,不少过去的“土豪球队”甚至都没有办法支付俱乐部的水电费以及伙食费咯!

习惯于拿着高额薪水的中国职业球员,开始变得惘然无措起来,内心惶惑不安,由于今年收入大幅减少,习惯了高消费的他们中,有的已开始无法承受豪宅按揭的压力,甚至某北方球队还传出有三名球员的婚姻出现了变故!尽管处于生死攸关的时刻,不少从业人员展现出了大局观,河北队球员此前在长期欠薪的状况下集体表明态度,愿意无偿参与最后阶段的中超联赛。广州队的郑智会在没有薪水的情形下,以主帅兼球员的身份率领球队征战8轮联赛,队内球员的情况大致也是这般。这也使得外界大为惊叹,发出“中国足球一夜之间集体返贫!”的呼声,圈外人很难去想清楚,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然历经了27个年头,为何一旦母公司没法提供资金支持,中超俱乐部就脆弱得不堪一击,难道俱乐部自身不存在任何的自身供血能力吗!

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一家中超俱乐部的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问题的本质,哪儿来什么造血啊,根本就没有!

虽有中超球队广告收入可观

但很多时候是“左手倒右手”

按照历年发布的《中超商业价值报告》来说,中超俱乐部主要的收入来源涵盖广告赞助、转会、门票、中超公司分红以及衍生品收入等要点内容,然而因为前些年处于金元时代,各个俱乐部都投身到疯狂烧钱的军备竞赛当中,由此致使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俱乐部数量变得寥寥无几 。

因前些年于新三板上市,故而每年都会公布相应的财报,其财政状况是最为公开透明的。在2020年从新三板退市之前,最近一次发布的是2019年财报,此份财报表明,俱乐部在2019年的总收入为9.489亿元,其中营业收入是7.82亿元,然而总成本却高达28.9亿元,2019年总亏损达19.4亿!

中超欠薪_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_中超的大牌

在2019年的收入范畴之内,广告收入达成了5.66亿之数,此乃俱乐部收入里面占比重大的部分。其次呢,从中超公司所获取的分红以及奖金计有8700万,门票收入是5726万,外租球员这一项所得为3427万,周边产品销售的收入是3672万。

中超的大牌_中超欠薪_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

疫情之前,该俱乐部曾宣称连续三年盈利,然而,因没有相应财报,很难知晓该俱乐部具体收入来源,外界对此有诸多质疑,认为大头是跟其母公司相关的赞助收入。2018年,上港俱乐部盈利184万,正是上海体育局在年底奖励3000万夺冠奖金,才助力球队“扭亏为盈”。

中超的大牌_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_中超欠薪

12月10日,上海海港启程前往广州赛区

换个参照角度,如果是按照欧洲职业俱乐部的标准去考量,他们收入的构成部分,主要是源于电视转播分成这一块,还有周边产品销售所得,以及门票销售所获取的收入,另外就是那所谓“合理”的广告赞助收入了,乍一看跟上中超俱乐部的情况是差不多的。然而关键的根本之处,就在于广告赞助里“合理”这两个字上面。在2019年的时候,广告收入达到了5.66亿,乍一看是挺惊人的,可是依据其财报所显示的内容来看,其中有4.63亿是来自俱乐部的母公司恒大地产呀,这占到了年度收入的59.2%!

职业俱乐部的收入重点向来是球衣胸前广告,然而在中超,企业投资足球更多是冲着广告效应,故而不少俱乐部的投资人不愿出让这个黄金位置,而是把球队胸前广告留给自家或旗下品牌,在俱乐部收入层面,这实则是典型的“左手倒右手”。当年广州队在亚冠决赛当天,因巨大广告效应把胸前“东风启辰”广告换成“恒大人寿”,由此引发很大风波,这也是这一现象的极端体现。不少中超俱乐部归属的母公司,在每年给球队投入资金之外,还摇身变为最大的广告赞助商,表面上看,这似乎能使得俱乐部的财政收入变得更为亮丽,然而,一旦将这种带有 “内部走账” 性质的赞助除去,中超俱乐部的营收状况就会显得极其糟糕。

青岛队赞助商七剩一

深圳队拥有30家赞助商也仍需母公司输血

当然,曾经的中超在金元时期曾号称“世界第六大联赛”,那时的风光的确能够吸引部分企业,变身俱乐部各层级赞助商,为球队给予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前面讲的“东风启辰”,当时给广州队赞助胸前广告,投入资金达一亿。“上汽集团”赞助上海海港的胸前与背后广告,据说投入金额约为1.5亿 。

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_中超的大牌_中超欠薪

12月10日,深圳队抵达广州赛区

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_中超的大牌_中超欠薪

然而,最近的两个赛季期间,因受到疫情的影响,中超开展赛会制比赛,致使曝光率急剧减少,影响力明显大幅下降。今年,更是由于要为国足征战世预赛留出空间,整个联赛被分割得零零散散,中超联赛的品牌遭到严重损害。这进一步使得不少球队的赞助商兴致不高。依照《足球》报所报道的情况,当下中超欠薪时间最长的青岛队,原本存在7家赞助商,而如今仅剩下一家!其中有一个身为主要的赞助商,在此之前签订了一份为期3年、价值达3亿元的赞助合同,在2019赛季履行了1亿元的赞助金额,然而由于今年这个赞助商作出选择退出的决定,致使剩下的2亿赞助费用也化为泡影。

在今年的中超各队之中,深圳队当属赞助商数量极为可观的那一支队伍,除与其有着紧密关联的母公司佳兆业外,另外还存在30家处于各级别的赞助商,就该俱乐部相关方面的人士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的信息而言:“于今年的情况来看呢,并没有出现赞助商流失这一状况,反而在数量上有所增加。这种局面的形成或许是受益于深圳当地的市场经济环境,毕竟当地大型企业的数量是比较多的缘故,尽管今年整个联赛所受到的关注度并不是特别高,不过呢,总体上还是能够维持住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的。”然而,在当下的中超联赛这个大环境里,像深圳队这样的情形其实并不是很常见,更何况,就算是像深圳队这般拥有30家赞助商的球队,其也没有办法仅仅依靠来自广告赞助所获取的收入,就能够独立支撑起球队日常各项营运所需的费用,依旧是需要来自母公司的资金注入来维持运营的。

这两年门票收入都为零

衍生商品的销售利润就是翻100倍也没用

在其他收入这点上,连续两年执行的中超赛会制比赛致使各队门票收入都成了零!虽说部分球队的门票收入大体上只是用来冲抵场租以及安保费用,然而那些主场上座率高的球队,门票销售在俱乐部总收入里所占比例还是比较大的,通常能够达到数千万。2015年广州队第二次荣获亚冠冠军之际,全年中超联赛、亚冠联赛、足协杯等赛事的主场门票收入多达1.5亿。在最近的两个赛季之中,赛会制对各队门票收入而言,是一次严重打击,它让职业联赛在本质上球迷网,重新回到专业化体制模式,也就是在中立场进行比赛,处于不向公众开放的封闭环境里,这极大地削减了职业足球与市场的直接互动,使得球迷们的参与度降低。除此之外,限薪制致使大牌外援纷纷离开,造成中超联赛以及各俱乐部的品牌力大幅下降。最近两年,不少球迷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朋友圈里,几乎十分难以刷到有关中超联赛的信息。曾经,有一个中国足球论坛的版块,相当的活跃,它的每日流量,不过是从前的二三百成中的二三十而已!

中超欠薪_中超的大牌_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

以前,商贩在中超比赛日售卖俱乐部球衣等周边

在这种情形之下,中超各俱乐部的周边衍生产品销量极其有限,几乎可以当作不存在,实际上这原本就是中超各队没怎么看重的领域,其一缘由在于“山寨产品”数量众多,以往广州队进行主场比赛之前,天河体育中心门口到处都是摆地摊售卖山寨球衣的小贩,一件广州队的山寨球衣在此处仅售25元,在那些要求不高、并非忠实粉丝的球迷跟前,售价数百元的正版球衣很难和其展开竞争,梅西加盟大巴黎之后,售价1400元人民币的梅西新球衣在24小时内就销售一空,大巴黎疯狂获利2.16亿人民币,差不多一天的进账就抵得上梅西的年薪,这样的状况在中超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其次,众多中超俱乐部于衍生产品研发这块并无专门的相关专业人士,所以这也很难促进带动关联产业的进步发展。有这么一位来自南方的中超俱乐部某负责人,将此种情况告知了红星新闻记者,其如是说道:“针对俱乐部的对外周边产品进行开发,这是需要配备有专门的设计工作人员的,还要有适配恰当的生产厂家,以及一套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实际上达成这些条件都是颇具周折并非易事的。”。

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_中超的大牌_中超欠薪

上海申花的纪念品一应俱全

不过呢,就算是用心去开展相关工作,中超的俱乐部在这一领域的收获效果也不是很大。有一家中超俱乐部,近些年来创作开发了一串系列的潮流商品哟,在行业内部那还是挺有口碑的呢。可是呀,该俱乐部里的相关人士跟红星新闻的记者讲,这些潮流商品的售卖状况却并非是理想的,说是当前中超联赛当中只有上海申花、北京国安以及山东泰山这少数几家俱乐部的周边产品卖得相对比较好,他们俱乐部尽管也做了好多好多的工作,然而销售的情况却不是让人乐观的。今年呐,跟其相关的那些周边产品呀,大约卖掉了四、五十万呢,除去成本之后哟,算得上是十多万的利润啦,然而呢,就单单一家中超球队的投入情况来讲呀,就算这方面的利润再去翻100倍哟,那也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呀!

直至转会费所获收入,鉴于中国足球协会着手对转会费予以限制,将天价转会予以杜绝,加之整个足球领域大环境产生影响,在2021年冬季转会期间,中超各个队伍投入均极为有限,国内球员的流通基本都是以免费签约作为主导,自然而然也就谈不上存在什么转会费收入了。

去年中超分红腰斩1/3

今年联赛版权裸奔后分红更是没有什么指望

广告赞助绝大部分源自母公司,门票销售以及转会收入根本没法说起,在这两年,中超俱乐部最为关键的收入就只剩下每年从中超公司获取的分红了。在前几个赛季里边,中超每一支球队所得到的分红都多于6000万,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球队而言,这能够算得上是“救命钱”,起码能够解决相当大一部分的问题。

然而,自去年起始,中超奖金大幅削减,每支队伍仅仅约2000万,与过往相较,等同于骤降约三分之一。这在极大程度上因中超版权现出问题,2015年体奥动力以5年80亿购得中超版权,致使中超公司变得资金雄厚。2018年鉴于限薪法令以及U23政策使中超大牌球员流失、赛事质量下滑,引发了体奥动力的不满,曾一度欲舍弃中超版权。中超公司极力挽留之下,双方达成一致,合同从先前签的5年80亿,改成10年110亿,这意味着版权收入由每年16亿,稀释成了11亿。2020年,因苏宁陷入困境,江苏苏宁夺冠后解散,苏宁旗下的PP体育,未向体奥动力支付2020赛季中超版权费,致中超分红急速下降。

中超欠薪_中超的大牌_中超俱乐部生存危机

2015年体奥动力以5年80亿拿下中超版权

今年2月,体奥动力已同中超公司解约,今年中超联赛于转播版权方面更是处于“裸奔”状况,因为中超公司在今年两个赛会制比赛里负担了所有队伍进入赛区后的吃住训赛等费用,今年中超分红会扣除这些成本,在失去转播版权这一最大收入情形下,今年中超各队分红收入可想而知,鉴于中超有不少以实物进行赞助的赞助商,2008年每家俱乐部分到750箱啤酒和一台打印机的笑话并非没有再次出现的可能。

红星新闻记者被一位中国足坛资深经理人告知,疫情带来影响,行业变得萧条,众多俱乐部的母公司因此陷入财政危机,正好此时中性名政策又出现,它成了压倒中国职业联赛的最后一根稻草,致使不少俱乐部的母公司都没了继续经营下去的心思。大环境里不良现象要是被放任着存在,肯定会诱使其他人去效仿,甚至还会变本加厉,这就是所说的“破窗效应”。昔日无比辉煌的广州队开始欠薪,财大气粗的河北队也开始欠薪,此情况下,更多投资足球的企业在欠薪之上没了任何心理负担,这迅速致使此前烈火烹油的中超联赛“集体返贫”。

中超俱乐部一旦母公司终止供血 ,再加之本身就欠缺造血能力 ,特别是在最近两年各方面收入皆大幅锐减的情况下 ,自然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对于此状况 ,不得不说 ,中国足协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当下他们期望与各地相关部门携手加迅中国足球的改革进度 ,指导各个俱乐部开展整体股权改革 ,然而目前不少俱乐部在这一方面推进速度迟缓。

今年中超联赛剩余轮次为8轮 ,在中国足协的全力保障情形之下 ,正常完成赛事确实并非难事 ,毕竟部分球队的球员 ,为了球队与行业得以延续生存 ,在长期遭受欠薪状况下 ,也表明态度愿意无偿参加比赛 。然而明年会怎样呢 ?众多已然处于生死存亡关键节点的中超球队 ,是否还有明年之未来 ,当下是很难确切表述 的 ,最后8轮的联赛 ,对于一些球队的球迷而言 ,或许真的就是那种 “看一场便会少一场 ”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