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没苦硬吃!贱卖5大青训新星如今全是豪门主力
“曼联又帮别人练级了。

凌晨的时候刷到了亨德森飞身做出三次扑救,评论区里点赞数高的评论只有这一句,这条评论获得了1.2万的点赞,这话虽然扎心但却真实。
水晶宫没有工资帽限制,硬是将红魔不要的26岁门将培养成英超扑救榜第三;同一周,麦克托米奈戴着那不勒斯袖标狂奔12.3公里,把曼城中场冲得混乱不堪;更离谱的是,A费在伯纳乌让维尼修斯毫无办法,违约金1.5亿——三年前曼联仅卖了2000万,还附送50%二转分成,现在看来如同笑话:真·打工人帮老板赚差价。
有人把责任归咎于“青木场外那档子事”“拉师傅夜店打卡”,然而真正令球迷难以入眠的是数据,在过去五年里,曼联通过甩卖青训实现套现3亿,如今同一批球员在市场上的估值达到6亿,整整翻了一倍 。
更尴尬的是,新买来的拉芒斯6轮3次送礼,内维斯场均6.4分,左路古铁雷斯表现不稳定,时而神勇时而糟糕,同一时间,布兰登·威廉姆斯在升班马伊普斯维奇有3次助攻,汉尼拔在塞维利亚场均关键传球2.8次,连肖雷蒂雷都获得了葡萄牙国家队首秀机会 。
合着红魔花钱补的洞,全是自己亲手挖的。
问题出在哪?
曼联将“潜力”当作“即战力”出售,又把“即战力”当作“潜力”买入。
亨德森在谢菲联锻炼了两年,回来后发现德赫亚没有离开,结果只能一直坐冷板凳;麦克托米奈三年内踢了三个不同位置,今天是后腰,明天就成了中锋,战术要求简单到只有四个字“上去冲”;A费的遭遇更糟糕,仅仅踢了一场左后卫,就被认定“防守粗糙”,随后皇马将其改造成翼卫,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卡位内收,身价直接飙升至1.5亿 。
球员并非股票,没有人会希望在22岁时就被抛售球迷网,除非俱乐部自己先乱了阵脚 。
更骚的是管理层心态:卖人时怕“留错”,买人时怕“错过”。
于是以2000万的价格贱卖A费,然后反手用4000万抢购古铁雷斯;以1500万的价格把威廉姆斯送到诺维奇,之后回头花3500万租个雷吉隆救急。

财政公平新政将于明年实施,规定转会费与工资总额之和不得超过营收的70%,然而曼联却仍在进行内部资金转移操作,简直是把英超当作信用卡随意使用。
球迷都看清楚了,要是再这样“低卖高买”,到了明年夏窗,就只能卖掉卡灵顿基地来凑数了。
当然,说“别放走任何一个青训”这种话属于抬杠行为,不过起码要给年轻人提供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
先确定主力框架,之后再讨论轮换,不要让20岁的年轻人陪伴30岁的老将一整个赛季;
外租同样需要有战术说明书,要像皇马那样,战术说明书上写满“回传路线、站位模板”等内容,而不是只说一句“多打比赛”就推卸责任;
最核心的一点是,不要再把“曼联DNA”当作安慰剂,DNA不是口号,它是耐心。
隔壁曼城将帕尔默留到21岁,直到实在没有位置了,才以4000万的价格卖给切尔西,现在切尔西后悔不迭;利物浦的埃利奥特伤停一年,却仍获得了新合同,如今成了Slot的万能补丁。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曼联球员在18岁时若没展现出实力,就会被贴上“水货”的标签,而到了23岁踢出来后,又会被视为“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情况谁能承受得住呢?
昨晚又传出了这样的消息,巴塞罗那俱乐部想要在拉什福德的合同里加入4500万的买断条款,而曼联方面则在考虑插入回购条款。
评论区冷嘲热讽:“回购干嘛?
再练两年送皇马?
”——话难听,却是老特拉福德南看台最真实的焦虑。
毕竟下一次出现亨德森神奇扑救的时候,谁还想刷手机自嘲呢?毕竟下一次麦克托米奈完成绝杀的时候,谁还想刷手机自嘲呢?毕竟下一次A费成功限制姆巴佩的时候,谁还想刷手机自嘲“曼联青训真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