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赛季已经收官,新一轮的球员交易活动随之启动。与往年相似,如今国内球员担当了主要角色。
中国职业联赛对外籍球员的约束,在最新政策推动下逐步显现效果,与欧洲五大联赛争夺顶尖国际选手的机会,对于中超而言恐怕会越来越渺茫。
当前国内球员的储备能力,依然维持在不高水准,因此国家队成员的转会,无论对于刚崭露头角的年轻球员,还是处于替补位置的选手,一亿元,几乎构成了转会协商的最低门槛。
而当百万收入唾手可得,是否未来规划,也可以更从容舒适了?
这种转会费,我们常常习惯性称作球员的“价值”。但这样表达,可能显得不够精确。
转会费涉及两家俱乐部,关于球员工作安排的合同置换,这种转会情形,好像与球员的报酬,没有直接牵连。
然而足球领域有其独特性,诸多非公开的规则在暗中运作。全球足球圈中,特别是组织架构较为规范的欧洲五大联赛,球员转会身价与其薪酬水平之间,存在着诸多约定俗成的联系
一个球员的常规转会情形,转会金额可以反映出这名球员的大致收入水平。
假定这名球员的转会代价为千万欧元,他与新东家签订的工作协议为期五年,那么其顶格年薪,可以通过千万欧元除以五年计算得出,结果是两百万欧元
恒大国脚邹正也即将转会。
并非所有转会操作,都能按照固定标准计算球员报酬,部分新秀选手,或者转会身价极为高昂的选手,其薪酬在原有计算方式上还需进一步调整,这类处理方法,属于业内惯例。
收入若未达到这种换算标准,签字费方面反而能获得更多进账,形成另一种均势。
签字费,就更属于职业足球业内的行业规矩了。
转会达成之后,球员需要为新东家的承诺支付一笔额外费用,这笔钱最初是作为安家补助的,后来大家习惯叫它“签字费”,合同一旦签署就必须支付,数额往往很大,占转会总额的比例通常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之间。
曼城最近爆出的一条消息球迷网,透露出俱乐部打算尽早和巴西前锋热苏斯签订新合同。这位球员来到球队的时间其实还不到一年,当初的转会费是3300万英镑。如果将这笔费用平均分配到合同期限的五年里,那么热苏斯每周的薪水最高能够达到12万英镑。
有知情人士透露,热苏斯目前的周薪达到7万英镑,这个数字与其转会费相比并不算高,主要因为热苏斯签约时年纪尚轻,并且直接从巴西联赛转投英超,所以薪资水平相对较低。
延边队长池忠国(右)或将搅动今冬的转会市场。
那么,中国足球是怎样的行规?
一位资深经纪人向我透露,2015年时,中超球员的普遍收入大约只有两三百万人民币,广州恒大的待遇则相对优厚。然而,近些年行情发生了显著变化,八百万乃至一千万的年薪,已经成为不少球员的常态。
本地球员,由于数量稀少,加上部分新兴俱乐部的巨额资金注入,其转会价格及薪资待遇都出现了显著增长。凡是与中国国家足球队有间接关联的球员,其身价提升更是理所当然。因此,上亿元级别的转会费,在行业内已经不再令人惊讶。
中超运动员的报酬,目前并不与转会费关联,也没有参照转会费五折的方式来计算最高收入标准。
假设一笔高达一亿元人民币的球员转会,其年薪通常在八百万至一千万人民币之间,但签约金要单独计算。签约金并非依据转会费设定固定比例,因此无法提供一个通用的计算方法。
签约补偿和球员转会代价,还有他们的报酬,都与其在赛场上的具体岗位紧密相连,一位行业中介透露,动辄支付五百万元人民币,有时高达八百万,乃至超过千万的签约金,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英国足坛近些年,常为本土少年球员薪资过快过高而叹息,认为这导致他们缺乏进取心,而中国足球的境况,相较之下,对球员的奋斗精神影响更为显著。
目前中国足球只有张玉宁一人坚持效力五大联赛。
足球热潮兴起,因青训环节存在不足,导致后备力量不足,优秀球员变得极为难得;同时,新兴的强势俱乐部,在资金上毫不吝啬,对球员的薪酬和转会价格,起到了加剧上涨的作用。
一个年纪轻轻,或许还不到二十岁的人,假如已经获得了数百万的年薪,这种过早到来的财富,即便与其职业水平不相符,从长远角度考虑,究竟是福还是祸?当生存的负担减轻了,个人的进取心会不会也随之减退?
如此优越的境遇,还有什么必要出国深造,或者刻苦钻研技艺呢?出国深造和刻苦钻研,难道不是为了功成名就,其中一个关键目标就是赚取丰厚的报酬吗?
如今百万收入唾手可得,是否未来规划,也可以更从容舒适了?
当年轻球员赚钱的难度明显降低时,是否他们的赚钱本事和付出也会随之锐减?
这都是中国足球的疑难,2017年的秋冬,似乎会来的更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