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冬窗遇冷引援大缩水,大笔交易至今为何依然为零?

发布人:球迷网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24直播网 人气:

这个“冬窗期”现在看着有点儿冷

中超引援大缩水

新赛季的冬转会窗口开启后,中超各队对于球员引进显得犹豫不决。到目前为止,整个联赛在外援方面的总花费仅为五千三百七十万欧元。倘若不算那笔尚未正式公布、极有可能采取“费用转为薪水”方式的巴坎布转会,今年中超已经公开宣布的引援总金额仅有一千三百七十万欧元,这个数额甚至低于二零一一年的一千四百二十万欧元。显而易见,受新规影响,中超球队在球员引进方面表现得相当审慎,操作上更为明智。

大笔交易依然为零

今年1月1日转会通道启动以来,过去一个多月,中超方面并未进行任何引援操作。多数俱乐部已经结束外援签入工作,距离冬季转会期截止尚有将近一个月时间。据此判断,接下来整个冬窗能够使用的引援空间预计十分狭窄。考虑到连续两年在外援上投入超过2.5亿欧元,中超今年冬窗的引援预算大幅削减已成定局。

依照往昔常态,晋级亚冠的队伍在冬季转会期间通常最为活跃。然而今年,即便是国内顶尖的四支豪门也显得颇为沉静,态度审慎。眼下,上海上港与天津权健保持现状,未有任何动作。广州恒大和上海申花同样如此,就连距离亚冠资格仅差一环的华夏幸福,也仅仅是对阵容进行了少量的人员调整。广州恒大原本多次曝出要引进顶级球星的风声,结果最后仅从天津亿利引进了塞尔维亚国家队成员古德利,转会费之低令人咋舌。

参加亚冠联赛的队伍尚且这样,其他俱乐部的行动之微也就不足为奇了。如今,在那些更换了外援的队伍里,天津亿利竟然成了主要角色,他们引进了三名外援,但花费最多的也仅仅是乔纳森的370万欧元。

关于过去常更换外援的苏宁和鲁能,目前也没有任何动作。苏宁队内现有穆坎乔、特谢拉、拉米雷斯以及塞恩斯伯里,他们很可能不会进行人员变动;鲁能之前确实有更换西塞的打算,但在今年整体形势的影响下,大概率会维持现有阵容。

引援人数大幅下降

重要外援迟迟没有到来,并非这个冬季转会期独有的现象。这个冬季转会期,引进外援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中超新政影响外援引进_中超鲁能最新新闻引援_中超冬窗引援缩水

自2011年广州恒大成功晋级超级联赛以来,中超在过去七个赛季的冬季转会窗口期间引进外籍球员的数量,最高时曾达到59名,平均数也基本维持在40名上下。然而,截至目前本年度正式签约的仅有7名球员球迷网,若加上租借回归的埃尔纳内斯、罗梅罗,以及上赛季便已效力于贵州队和天津队的耶拉维奇、阿奇姆彭因转会离开原俱乐部,总共也只有11名外援。

因此,中超目前还有些俱乐部没有用完外援指标,但可以料到,接下来可能引进的外籍球员总数不会达到十名。所以,这个冬季转会期很可能成为中超近八年来引进外援数量最少的时段,引进人数或许不足二十。

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本在于外援登记人数的减少,特别是亚洲外援优待政策的取消,促使中超俱乐部不得不大幅压缩亚洲外援。最显著的变化是,近年来备受中超青睐的韩国外援,目前仅剩金英权、权敬原两位,其他亚洲外援也仅剩艾哈迈多夫、塞恩斯伯里、萨拉赫和帕蒂诺四人,而最后两位随时可能被俱乐部更换。

烧钱冠军排名下跌

顶级外援完全消失,外援数量大幅下降,这些最终呈现出来的情况就是中超联赛在外援吸纳上终于不再大手大脚了。

由于需要支付577万欧元的“调节费”,中超俱乐部在这个冬季转会窗口几乎不再考虑引进身价超过1000万欧元的国外球员,毕竟超过577万欧元的转会费会带来翻倍的支付压力,这对俱乐部而言,经济负担明显加重了许多。

今年当中,尚未正式公布的新外援里,北京国安的巴坎布是最贵的,他的身价达到了2500万欧元,同时也是唯一一位身价超过1000万欧元的外援,这一点非常突出。紧随其后的是马斯切拉诺,他的身价相比前者减少了将近八成,仅有600万欧元。古德利、罗梅罗、F·奥古斯托和阿奇姆彭这几位外援的身价都在500万欧元左右,而其他几位外援的身价则远远低于这个水平。那么,去年的情况又是什么呢?身价超500万的新外援有8位,前年则有7位。

正是因为引援态度非常慎重,中超在这个冬季转会期在全球转会支出排名上,直接从去年的首位下滑至今年的第四位,并且比英超、西甲和德甲都要落后。

英超目前在冬季转会市场上花费最大,总支出达到4.5亿欧元,较去年的2.7亿欧元有明显增长。该联赛完成了9笔交易金额超过2000万欧元的转会,其中3笔的交易额更是超过了6000万欧元。紧随其后的是西甲联赛,该联赛以2.8亿欧元的总花费位居第二,并且有7笔转会交易的金额超过了1000万欧元,其中就包括了库蒂尼奥的转会。德甲联赛在相关榜单中位列第三,其年度总支出达到七千二百七十万欧元。多特蒙德俱乐部在冬季转会窗口期间,花费两千一百五十万欧元引进了来自瑞士的中后卫阿坎吉,这一交易金额使得该球员成为了德甲冬窗期中最为昂贵的签约对象。

从大肆挥霍资金转为审慎选择购买外援,从大量储备外援到逐步减少外援数量,如今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在球员引进方面,确实变得更加审慎了。本报记者 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