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迷网11月25日消息 足协当天在会议上通报了球员大幅度削减薪水的情况,同时决定推动俱乐部名称非个性化改革,这两个举措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讨论。
记者赵宇表示,足协的条例规定股东及其关联企业不能在俱乐部名称中使用,这种做法真的合理吗?中赫集团持有60%股份,中信集团占40%,难道只有调整股权结构才能确保国安俱乐部的存续吗?这种说法显然不妥。建业俱乐部已经运营多年,是否也必须更改名称?这种统一规定有时过于武断,万一影响到自身利益该如何是好?
体育界资深编辑骆明表示:或许北京足球协会负责人以及山东足球协会负责人也期望能够舍弃“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足”这两个称谓?是否能够直接采用“北京足球队(北京FC)”这一名称?类似于FC东京的命名方式。
张强记者表示:2021中国职业联赛重点,在于职业联盟主导,中国足协监管。
但是不清楚的是球迷网,现阶段职业联盟还没有成立,怎样能够确保明年联赛三月正式开始,并且保证会完整进行30轮比赛。
记者袁野表示,限薪与名称规范化是2021年获得A级准入资格的两项要求,先前签订的合同依然有效直至期满。国安、申花、泰山这些俱乐部的队名都属于规范化的范畴。

袁野报道,今日上午召开会议,与会者需上交个人通讯工具,会议文件也不准带离会场,此举主要是足协组织,目的是征询各俱乐部方面的看法,最终决定将等职业联盟正式公布。
记者陈永表示:绿地和申花相比,绿地表现不佳,申花则表现良好,这种情况与足协的表态是一致的。
潘伟力记者表示:俱乐部名称变得普通,我认为几乎没什么作用。投资者把广告放在球衣上,还有场边的广告牌,现场的人以及观看直播的观众都能看到。有谁会去在意官方积分榜或者新闻报道里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再换个角度讲,这项针对中性名称的规定,主要作用对象是那些刚接触足球圈不久,或者计划将来参与其中的投资者群体。对于在足球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牌俱乐部来说,比如建业泰达恒大富力上港,他们的球队归属根本无需多言,谁都清楚得很。
媒体人卢基琳表示,河南的这支队伍,人们习惯称之为建业,并非全名。上海的这组人员,大家常叫它申花,也不是本名。北京的这支部伍,外界普遍称其为国安,并非真称谓。这样的叫法,是否足够公正合理呢?
记者肖赧表示,自2021赛季起,中国足协规定中超及各级职业联赛的俱乐部名称须去除企业色彩,否则将无法获得注册资格,因此部分历史悠久俱乐部可能需要更改名称。
(key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