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冠军联赛的分组仪式再次引发球迷们的广泛讨论,有人欢喜有人忧愁,经典的对决场景又出现了。对于某些顶级俱乐部来说,这仿佛是命运巧妙安排的剧情。以皇家马德里为例,他们几乎可以派二线队伍出征,显得格外从容不迫。
今年抽签的趣味性不如去年改革时那么强了,过程显得有些平淡。现在主要通过电脑来操作:先由工作人员选定一个初始队伍,接着系统会从各个水平的队伍里,根据预设标准为其搭配八名对手,比赛的主客场安排也由系统自动完成。比赛规则有不少,例如对手不能都来自同一个国家,而且同一联赛的队伍最多只能有两支,最后还要确保主客场数量均等,各四个。听上去复杂,其实就是把“人情世故”交给了算法。

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不少资深足球迷和相关领域人士曾经担忧:倘若最终仅剩的队伍恰好与某个种子队伍来自同一国家,是否就会触犯规则,导致场面十分难堪?不过欧洲足球联合会当初在制定方案时,就已经充分预见到此类状况,并进行了充分的测试和推演。不论那九支种子队伍的抽签次序怎样,整个机制都能确保优先得出最理想的分配结果,从而防止产生无法进行的局面。可以说,原先费神的抽签过程,如今转变为借助技术的自动化处理。

教练团队才是真正感到焦虑的,毕竟抽签结果无法任由挑选。以巴黎为例,作为最新出炉的冠军,他们立刻面对实力最强劲的对手组合:包括拜仁、巴萨、亚特兰大、勒沃库森、热刺、葡萄牙体育、纽卡斯尔联和毕尔巴鄂竞技。这样的对阵安排,既不会带来惊喜,也不会产生意外球迷网,正所谓“霸主应有的考验”。
皇马是欧足联的宠儿,这次远征长达八千公里,目的地是阿拉木图。分组中有很多老对手,比如曼城、利物浦、尤文、本菲卡、马赛、奥林匹亚科斯、摩纳哥,以及凯拉特。特别是利物浦这一关,阿诺德转会皇马的故事,还需要在安菲尔德继续演绎。至于曼城,则安排了与老友德布劳内的重逢,球迷们一定会热烈鼓掌。


签运好坏难分,球迷们争执不断。有人称巴萨获得最佳分组,也有人认为热刺同样机遇难得。其实欧足联的系统早已安排好,彼此相遇的场面,都是预先设定好的结果。

这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的某个情节。贾母曾说过“不是仇人不相会”,宝玉和黛玉听了之后深受触动,虽然分隔两地,却同时落泪。在欧冠赛事中,这句话也十分恰当:那些看似偶然的分组,其实早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欧冠调整后的次年,各家俱乐部无论是否称心,都必须面对这样的分组安排。皇家马德里如果觉得旅途太远,完全可以派遣年轻球员前往阿拉木图参赛,毕竟小组赛三分并非决定性因素。要记住,前一年小组赛排名第一的利物浦,最终也未能成功晋级。因此第一阶段的名次并不重要,能够确保晋级才是关键所在。

规则调整,一直就是欧足联惯用的手段。必须承认,即便是技艺精湛的厨师天天做豪华大餐,时间长了也会让人感到厌倦。相比之下,简单清淡的菜肴,比如豆腐配蘸酱,反而可能更受欢迎。欧足联显然清楚这个道理,因此在规则方面持续进行创新。关于下一年,如果大家觉得又觉得单调了,那就再进行一次修改。

本届欧冠注定充满变数,强队的得失已被命运剧本注定,情节跌宕起伏。
